
与传统的跨境电商、外贸及电商平台不同,AI 网站在获取 SEO 流量方面,逐渐形成了一套 “三板斧” 式的标准策略,其背后更是多种能力相互作用,如同 “能力飞轮” 一般,驱动着网站持续发展。
一、“三板斧” 策略解析
(一)精准把握热点与需求
把握 AI 行业的发展趋势是关键。例如,DeepSeek 推出推理模型后,腾讯顺势推出元宝,号称满血版 DeepSeek,实现了流量的爆发增长;OpenAI 展示视频 AI 技术后,pollo.ai 等视频 AI 网站也迅速跟进,获取了大量与视频 AI 相关的流量。同时,抓住 AI 产品相关的热门关键词以及新兴的蓝海关键词也至关重要。像 “AI 模型”“工具型”“工具衍生型” 等关键词流量较大,以 monica.im 为例,它在 “pixverse ai” 这个模型关键词的搜索排名中位居第四,每月由此获得的 SEO 流量高达 53 万。此外,像 “ghibli ai” 这类今年 3 月才出现的蓝海关键词,全球月搜索量已达 29.2K,也为相关网站带来了流量增长的机会。
还有,具备流量横向扩展的能力也不容忽视。比如 monica.im 打造了解数学题的工具页面,并设置了多语言版本,这 26 个页面每月能吸引 120 万流量。通过拓展相关关键词,网站能够覆盖更广泛的用户群体,获取更多流量。
(二)兼顾工具与内容的页面设计
以往,AI 工具站常将产品页和 SEO 引流页分开,产品页仅用于功能试用,SEO 引流页则用于获取搜索排名。但这种模式下,用户需要先访问 SEO 页面,再跳转至功能页面,导致转化率降低。如今,许多 AI 网站对此进行了优化,将功能试用和流量获取整合在同一页面。页面首屏设置工具试用区域,让用户能够快速体验产品功能,满足需求并促进转化。部分网站为简化操作流程,还提供未登录即可试用的功能。页面往下则是 SEO 文案及内链,既能帮助搜索引擎理解页面内容,提升关键词排名,又能在用户登录后,根据需求展示相应内容,平衡用户体验与搜索引擎优化的需求。
(三)多语言扩展市场版图
多语言扩展已成为 AI 网站 SEO 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。AI 网站通常采用目录形式设置多语言频道(如 /fr/),这种方式能更快速地提升流量。多语言功能的实现,让网站可以面向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用户,实现流量的多点增长。从 elevenlabs 的流量国家分布来看,印度、美国、印尼等国家贡献了大量流量。不过,目前多数网站的多语言版本仅停留在翻译层面,如果能结合本地搜索习惯和文化特点进行深度本地化,将进一步提升网站在当地市场的竞争力。二、“能力飞轮” 背后的关键能力
仅仅掌握 “三板斧” 还不足以让网站持续获取流量并实现商业化,其背后还需要多种能力的支撑。对搜索引擎和 SEO 的理解不能仅停留在表面。谷歌给予网站排名和流量,本质是因为网站能满足用户的搜索需求,提供良好的搜索体验。因此,深入理解 SEO 的本质,以用户需求为导向进行优化,才能实现更持续的流量增长。
随着网站规模的扩大,整站 SEO 框架能力愈发重要。这包括整站的 SEO 配置、链接设计、信息架构、URL 规则、关键词部署、转化链路以及技术 SEO(如性能优化、结构化数据)等方面。合理规划网站频道、关键词布局以及页面设计,能够提升网站的整体竞争力。
仅依靠 SEO 获取流量在前期可能会面临困难,结合广告、社媒、红人等多个渠道进行运营,能够加速流量增长,实现多渠道触达和转化。
成功运营多个流量渠道、设计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功能以及优化转化路径,需要营销、产品、运营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。这些能力不仅有助于获取流量,还能在后期帮助业务摆脱对流量的过度依赖,构建强大的产品能力和商业化能力。
在快速发展的 AI 行业,具备开发和迭代的能力至关重要。能够及时发现市场机会,并快速开发上线产品,同时根据市场反馈进行迭代优化,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。此外,数据分析、设计能力、商业化设计等能力同样不可或缺。
三、给不同从业者的建议
对于 SEO 从业者而言,可以学习 AI 站的 SEO 策略与方法,积极参与 AI 项目,关注 AI 对 SEO 算法的影响以及 GEO 方法。同时,要充分利用 AI 技术提升工作效率,尝试开发自己的 AI 产品,全面提升多渠道营销、运营、产品开发、商业化等系统能力。对于从事 AI 业务的人员来说,做好 SEO 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,但不能局限于此。要更加注重产品的功能和用户体验,因为产品才是核心竞争力。同时,密切关注 AI 技术的迭代和用户需求的变化,不仅要实现多语言覆盖,更要进行深度本地化。此外,还要重视长期的品牌建设,为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。
在不断变化的 AI 和 SEO 领域,我们都需要持续学习,希望以上内容能为大家带来启发,也期待行业从业者之间能有更多的交流与分享。